一直不喜欢日本的文学作品,因为大都阴暗晦涩。直到我发现了《窗边的小豆豆》,那种阳光灿烂的感觉实在让人爱不释手。
最初,这本书是鱼儿从学校图书馆借出来的,很薄很薄的一本,好像是八十年代出的,定价只有几毛钱。因为里面的小豆豆太有意思了,我们甚至动了把它占为己有,然后按章去赔付图书馆十几倍赔偿的念头。不过,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我们在翻来覆去把它看了好几遍后,还是老老实实归还了。毕业后,在广州的鱼儿和在厦门的我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找不到这本书。这下我们两人碰头时,总是抱憾当年没下手。还好,后来我们找到了《小豆豆》的电子版,鱼儿甚至把它全文打印了出来,聊解相思之苦。
有一天,土熊回来后,很神秘地跟我说,你猜我买到什么了?我探头一看――《窗边的小豆豆》!!!失声惊叫,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没有多买几本???土熊说,书店里只剩最后一本,他已经交代书店再去进货了。于是,我立马给鱼儿发了一个短信,回复是:“我已经买了三本了。”哈,一样的心情,我们都巴不得买它一箱,给身边的好朋友都发一本,让大家都分享一下小豆豆的快乐生活。
小豆豆是个率真淘气的小女孩,由于上课时跑到窗口和宣传艺人打招呼,出于好奇开关书桌盖子上百次等等诸多“劣迹”,刚上了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了。幸运的是,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责备她,也没有告诉她被退学的真相,只是告诉小豆豆,要换一所新的学校,于是小豆豆来到了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
第一次见面,小林先生就饶有兴致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想说的话”,这让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小林先生是一位深深爱着孩子们的教育家,他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豆豆们在巴学园随心所欲地学习生活。巴学园的一切都让孩子们觉得兴致盎然,教室是六辆废弃的电车,这让孩子们觉得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上午,孩子们上课时可以任意选择座位,甚至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学习;中午吃饭时,校长让同学们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下午大家一起到野外“散步”,亲近认识大自然……巴学园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不愿意回家,第二天又眼巴巴地盼着早点上学。在这里无论是身有残疾的孩子,还是生性好动的孩子,都不会有任何的自卑感,小林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学会了人生更重要的第一课,就是相信自己,尊重他人。小豆豆有一次上厕所时,由于习惯性地往下看,把钱包丢到了茅坑里,小豆豆就去找了一根足有她两倍身高的舀子在厕所的掏口开始往外掏,结果校长先生发现了,问明白了小豆豆在干什么后,并没有指责她,只是说:“弄完之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后来尽管小豆豆还是没有找到钱包,但她还是“很满意,因为自己干了这么多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一生影响深远。他们当中从小喜欢物理实验的阿泰后来成为日本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而身高一直只有小学低年级那么高的高桥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担任“协调工作”,在巴学园的生活让高桥君“的确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而小林先生一直对高桥君说的“你绝对能做到”的话更是影响了他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最想表达的是对小林先生深深的敬意,教育的根本在于对人格的培养,我个人的观点是,每个人的成就有大有小,但是只要你真实真诚地活着,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因此我想,小林先生在50多年前推行的这套教育理念对现今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也要有所触动吧。至于小豆豆的故事,各位就请到《窗边的小豆豆》里,看看小豆豆阳光灿烂的童年吧。
我下载了电子版,非常感谢你介绍我这本好书!
希望能够分享你更多的文学感悟!
^_^喜欢就好!以后争取把我喜欢的书整理上来和大家分享。
终于又能上网了!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几年前在卓越网上,但真正了解它是在和GOGO相识后。是好书,做为母亲,更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用纯真的童年回忆洗涤一下灰暗的心情^_^gogo真好
看了gogo买的《小豆豆与我》,这上彻子的母亲阿朝在八十岁写的,真是好啊!阿朝在七十多岁以后丈夫去世,孩子独立了。这才开始工作,过着一个人多姿多采的独立生活。始终充满着对生活美妙的回忆和美好的憧憬。她说,“人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心平气和,因为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故乡;无论有没有钱,都要有自信过上幸福的生活;洒脱地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不要只是怨恨。”
呵呵,虎虎同学的评论越来越到位啦。
“人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心平气和,因为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故乡;”
严重支持。昨天在书店买了本乌普萨拉的老房子,早上刚好和熊聊到这个话题。人不管在哪里生活,都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品味生活,无论在故乡还是在异乡。如果你说在异乡是过客,因为在这里只呆几年。其实即使在故乡,你何尝不是过客呢--不过呆个几十年,了不起百来年。人生不过是一段体验,每一个过程都要好好珍惜。
en,喜欢大家上面说的话。
GOGO文章开头的小念头,我早在小学时就付诸行动了。一本《大森林的小木屋》,也不记得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了,实在是喜欢啊,偷偷摸摸地把书藏在衣服里带出来,回家压在床褥子下面,反反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受良心谴责,又如法炮制把书送回去,再后来又想看这本书,又把它偷出来,完了又送回去……当然最后一次送回去后,我也毕业了,哈哈。也许你要问,为什么你不正经八百地把书借出来好好看呢?我要告诉你,因为那时候我们小学的图书馆是不对学生开放的,我是借打扫卫生之名溜进去的。现在想为什么那时候那么喜欢那本书?可能是因为快乐吧,书里人物快乐有趣的生活实在深深吸引着我。
《小豆豆》我最早看的版本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个几毛钱的版本,还是95年左右我小学3年纪的时候看的,小学3年级的孩子其实很没耐心的,但那本书我却完完整整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当时超级向往那个“巴学园”,希望也能碰到那么好的校长和老师,在废弃的公共车里上课,真的是很有意境的一件事,运动会的奖品竟然是大葱和土豆…..似乎所有的可爱与美好都能在“巴学园”里找到~~~后来拖了好几年,终究还是把书还掉了~~~再后来,看到书店里有卖新出版的小豆豆,我却一直不愿意买下来再看,因为童年时的记忆就算发黄了掉色了,我也愿意让它保持原状,不愿轻易更新,因为它留有最纯真的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