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ka在瑞典语里是咖啡的意思,Fikapaus也就是coffee break,指瑞典人在上班休息时喝咖啡的那一段时间,因此朋友间一些喝咖啡,吃甜点的小聚会也称为Fika。
19日是我们放假前的最后一天,Monika说这一天不上课,大家各自带点点心或者饮料到教室里Fikar。据说这也是SFI的惯例。18号Monika问大家谁有保温杯,可以带茶或咖啡的?我想着可以征用熊的大保温杯(熊的保温杯是0.75升的,我的才0.36升。)就举手说我可以带中国茶。回家后想了一下,茶叶都大同小异,我何不带杯豆浆,让大家尝尝鲜?而且上周造句时,我写了“早上煮了豆浆(Jag lagade sojabönor mjölk i morse.)豆奶被Monika改成黄豆和牛奶,她一定不知道还有这么个东东,嘿嘿。
到学校之后,教室中间已经拼好了一张长桌,上面还摆了漂亮的桌布(研究了一下,竟然是纸的),降临节的蜡烛烛台点上了最后一根。
大家把带来的东西都放在讲台上,我放上大保温杯,还有红豆糯米团。Monika问我是什么茶,我仔细地跟她解释了是豆浆,用黄豆做出来的“奶”。Fika一开始,Monika先说了一下今天大家都带来很有特色的东东,比如说中国的豆奶……然后我就补充了一下,说这个东东女孩子喝了特别好,听得女生眼睛都睁大了,男生一片吁叹,呵呵。开始启动,好多同学冲过来问我,哪一个是“sojabönor mjölk”。为了适合外国友人的口感,我加了一些糖,要不我们平时喝都不加糖的。Ariela竟然喝过,她说Emilio小时候生病不能喝牛奶,医生说只能喝豆奶,但智利豆奶很贵,比牛奶贵3、4倍。
还不错,俺的豆浆和糯米团都挺受欢迎的。Monika做了一个巧克力蛋糕,Ariela做了一个柠檬蛋糕,也挺好吃的。还好中午忙得来不及吃午饭,要不肚子都装不下。
大盒里的东西像中国的月饼?
呵呵,那是巴勒斯坦的同学的老婆做的,很像中国的切糕,但吃起来比较干。
gogo最近真棒。
好几个是超市里有的,….俺常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