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奥运结束了。其实本来我对竞技体育是颇不以为然的,运动运动强身健体就好,干嘛非要争个高低胜负。但或许争强好胜或看别人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吧,那咱就看看热闹吧,只是俺还是更喜欢看奖牌外的故事。
运动员夺金之后的欢庆,泪水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一些“落败者”的掌声与拥抱同样让人感动。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陈一冰在众人意料之外以0.1分之差败给巴西小将,但他还是很大度地拥抱了对方表示祝贺。在男子十米跳台最后一跳前,英国小将戴利以466.20的总分领先于466.05分的美国选手鲍迪亚和中国选手邱波之后。最后一轮,戴利首先出场,不过307C的难度仅为3.3,尽管表现不错,最终也仅得到90.75分。而鲍迪亚和邱波的难度系数相同,均为3.6。鲍迪亚率先出场,压力下呈现惊人一跳,得到102.60分!这是镜头给了戴利,大力为鲍迪亚鼓掌叫好。这位英国的跳水宠儿似乎丝毫没有为落败而沮丧。拿着铜牌还是乐开了花。在跆拳道80公斤级决赛中,两名对手打成9比9比,加时赛仍未果。在等待裁判判决时,两对手竟惺惺相惜地拥抱在一起。
世界是平衡的,有人欢喜有人愁,有冠军就有亚军季军,还有诸多没有站上领奖台,甚至没有进入决赛的。有今天的辉煌就有前程的坎坷和日后的没落,没有人是永远的胜者。智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完整地接纳自己,接受挑战也接受失败,取得胜利的同时也理解伤痛的意义,在高峰低谷之间都要学会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每一个生命历程,欣赏自己,欣赏这个世界。林跃在比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这个成绩更加激励我,看透一些东西,明白未来的方向和目标。这个21岁的小伙子对人生可谓相当的了悟。这两天刚好看到一句话:“每个状况都是一个礼物,每个经验都隐藏一个宝藏。”只是要从挫折和失败中找到宝藏还是需要相当的生活积淀的。
闭幕式前中央台放了一些比赛回放,觉得这回央视的专题做得比较人性化,不像以往印象中一味的反复播放那些获金的运动员。回放中播了一些特异的运动员,比如65岁的参加了十届奥运会的加拿大马术运动员米勒,比如用假肢参加赛跑的南非的“刀锋战士” 皮斯托瑞斯等等。
其实人生也有如奥运赛场,能拿到奖牌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抒写人生,阐释自己对梦想的追求。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抒写人生,阐释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台长开示说,我们要明白,一个人的一生是由苦到苦结束,一个人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悲剧的开始,死亡是固定的结局,我们要在这个悲剧中寻找永久快乐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人间这个短短的生命当中,积极学佛改变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在晚年到达一个新的目标,到达一个新的境界,来寻求佛理,到达彼岸。有善根的人,才会有善念,才会有善行和善言。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是要看破、放下,要善良和慈悲,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佛人要知因果、懂因果、解因果。
“在高峰低谷之间都要学会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每一个生命历程,欣赏自己,欣赏这个世界。”摘录啦!得弄个GOGO语录,精彩的句子太多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由内存和外观环境影响。内存就是过去的记忆,外观环境就是你现在此时经历的东西。我算是经历过高峰和低谷的人类了。感触挺多的。明明小鹿说,种下啥么因,等待结出啥么果,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一直都在种善因,祈祷有好的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