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粿”是厦门过年时吃的年糕,也叫“菜头粿”(即萝卜糕),此外还有糯米做的“甜粿”。说实话,以前在家的时候,无论是“甜粿”还是“咸粿”,都不太感兴趣,因为从小吃到大,吃腻了。小时候家里自己做,后来都到新南轩买现成的。如今虽然大家都不怎么提得起兴趣,但是奶奶每年过年时还是都坚持跑到新南轩去排队买年糕。厦门的老字号改来改去,不知道新南轩是否还是老样子?
远在地球的这端,对于“咸粿”而言,要啥没啥,但是俺还是鼓起勇气把它鼓腾出来,真是不得不佩服自己。方子是在网上找的,根据现有条件偷梁换柱了一下,没有虾米,用干贝和海蛎干代替,当然,这也是老妈让带来的。香肠用五花肉代替。
原料:优质大米250克,清水200克,白萝卜丝500克,干贝和海蛎干25克(泡软),香菇三四朵(泡软),五花肉60克(切丁),红葱酥若干,盐和胡椒适量。
制法:
1、将大米(我用的是意大利的矮胖矮胖的煮粥的米)洗净,浸泡约2小时捞出沥干,另加水200克磨成细滑的米浆(我用手持搅拌机打的,一直打到用手摸米浆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颗粒),备用。
2、锅下油,爆香香菇和干贝,下五花肉,煸炒后起锅。
3、将萝卜丝下锅炒(据说会出水,但俺们的白萝卜在冰箱放了一个星期,都缩水了,所以加了泡香菇喝干贝的水下去),炒到萝卜丝变透明,加2里的配料同炒,再加入红葱酥,加盐和胡椒调味。最后将磨好的米浆,放入锅中推铲至半生半熟。
4、倒入抹过油的蒸盘(我们用锡箔纸的烤模,研究了半天,就它大小最合适了)内,用大火蒸约40分钟,用竹签插入试一下,没面糊即可,取出冷却。
5、将冷透的萝卜糕(我放在冰箱过夜,据说这样会比较好切)。从蒸盘中倒出,再改刀切成小长方块,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油亮即成。
俺们用的米好粘啊,结果做好的“咸粿”都有点像糯米糕了,不过味道还不错,嘿嘿。
HA!!!! 想念黄则和的咸馃。。。还有鹭江道的那间的芋头馃(晕,怎么把名字忘了?)
想念黄则和的咸馃。。。还有新南轩的芋头馃。。。。
你厉害,连米都自己打!!我就是买的粘米粉。。。
嘿嘿,刚好粘米粉用完了,急中生智。
鹭江道?angie是说吴再添吗?
馋死我了。好温馨的小筑,好诱人的美食!怎么都是闽南菜,没有熊熊的手艺。
可怜的PD同学,你的评论被程序误识别为垃圾评论,我刚从垃圾箱里把你的评论找回来的。:)
郑重声明一下:本菜是土熊同学掌勺的。。。:)
果然是半个闽南人了,学得象模象样的。我家的那位看到之后,一定要我按照你们的方子做一次,晕了,怎么这么多steps。
这道菜,福州也有来着,熊爸熊妈都知道。
不过我好象都不记着有吃过,更别说会做了,
所以 , 我只是掌了一个勺,其余得完全是听go大厨吩咐干活而已。。
这个还可以啦,看起来比较复杂,做一遍就知道了。
如果不打米浆,用粘米粉会简单很多,可以参考一下爱厨的方子:
http://www.euphocafe.com/recipe/recipe.asp?rid=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