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92006
 


All human being are in a way pilgrims in a world,tha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word “prigrim”,derived from the latin word peregrinus,means “stranger”.The walk and journeys of pilgrims have a long and most interesting history,and the ancient theme of pilgrimage is easy to easy to identify in many regions.A modern pilgrim of our time may have a number of incitements .A pilgrimage can be performed in many ways,and it is up to each personto decide.

“尽管世界日新月异,人类却总是行进在朝圣的路上。“朝圣”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指“陌生人”。关于朝圣的行走和旅程有 着相当有趣的历史渊源,在不同的地区,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这一主题。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朝圣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而每个人也选择不同的方式走上自 己的朝圣之路。”

这是在乌普萨拉“埃里克朝圣路径”(Eriksleden: Pilgrimsvandra mellan Domkyrkan och Gmala Uppsala kyrka)旅游资料上的一段话。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周国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在自序中,周国平写道,托尔斯泰晚年放弃写作,因为他认为写作改变不了世界,而转而宣传宗教、上书沙皇、编写识字读本……而托尔斯泰这一生,无论写作还是晚年的行动,都是由不同的途经走向他心中的那一个上帝,也就是对自身灵魂的拷问,以不同的方式走在同一条朝圣路上。而周国平自身至今仍坚持以写作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去年往西藏骑行的路上,车友阿全给我发过这样一段话,我放在了手记的首页上:“每一个坚持行走的户外旅行者都是理想主义者。诗人用笔写诗,而他们则用双脚在大地上写诗,在旅程的深度体验中,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并由此通往心灵的朝圣之路。”

如果说“陌生人”是“朝圣”的本义,那么,是否流浪是朝圣者的共同语言。藏民用身体丈量朝圣的道路,以艰苦卓绝的行程考验灵魂的忠贞;旅行者摆脱平庸的世俗,在异乡的土地上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作家用笔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朝圣是流浪的最终归宿吧,否则没有归依的流浪只能让你永远是个异乡人。

注:根据民间传说,1160年5月18日,瑞典国王埃里克从皇宫前往古乌普萨拉参加乌普萨拉的弥撒庆祝活动。在活动当口,丹麦军队袭击了教堂。埃里克在战斗中被杀,在他头颅落地的地方,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埃里克从此被尊为圣人。他的墓葬就在古乌普萨拉教堂内,但是教堂在14世纪的时候被火烧毁了,埃里克的遗骸被移到了乌普萨拉的新教堂内。但是每年都要举行把埃里克的遗骸送回古乌普萨拉的仪式,一直持续到17世纪。也由于此,由乌普萨拉Domkyrkan到古乌普萨拉Kyrkan的路径被成为“埃里克朝圣路径”(Eriksleden : Pilgrimsvandra mellan Domkyrkan och Gmala Uppsala kyrka)

work-img_3545-01.jpg

 Posted by at 4:59 上午

  7 Responses to “通往古乌普萨拉(Gmala Uppsala)的朝圣之路”

  1. 原来你也喜欢周国平。。。:-))

    期待你的下文。。。。。。

  2. 哈哈,angie也喜欢周国平的书啊,拥抱一下。

  3. 通過angie的網站來到了這裡,真不錯啊~

  4. ^_^欢迎rayleigh,一个很能干的mm,前几天也去你的空间转呢,好多方子我都想尝试一下。

  5. 好帖子,真的是好帖子!

  6. good, I like this article.
    there is a question.what’s the meaning of ‘personto’.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st sentence is not quiet correct.it is only my opinion.
    thankyou

  7. […] 《朝聖之路》 《另一種鄉愁》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