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32009
上篇附文中的几张图片只能从外面看看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观和概况,这次让我们进入到一座古民居里来看看其内部建筑平面布置和巧夺天工的细部结构。
这是座落于南后街西侧的叶氏古民居的平面布置图,两层木结构,总建筑面积2321平方米。住宅坐北朝南,由主座和花厅组成,主座前后三进,大门朝东临南后街。始建于明代。建筑
集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实在是宝贵之极。
这是位于叶氏古居后侧的双层闺阁,其梁柱以杉木为主,楼上前后均有美人靠,左右柱上的两个悬钟,雕刻更是精彩,左边刻的是麻姑献寿,右边刻的是布袋和尚,中间的栏杆雕刻成竹节形状,一楼的挂落由珍贵的楠木精雕细琢而成。
这张是叶氏闺阁二楼左侧悬钟上雕刻“麻姑献寿”。
这张是右侧悬钟上的雕刻“布袋和尚”。两件雕刻品历经数百年,至今看上去乃栩栩如生,可谓是艺术珍品。
这是叶氏民居中的水井,其形似南瓜状,南瓜在本地又名金瓜,有聚金库之意。
这棵长在叶氏院中的玉兰树,已有百年之龄,其间虽历经无数历史风雨沧桑,至今乃生机勃勃、香气逼人。看后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另据介绍叶氏民居原主人叶在奇(1866—1907)候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是其家族中的第八位翰林,故“有世翰林”之称。
从细观叶氏故居建筑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福州三坊七巷精美的建筑风彩以及我国明清古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后人去认真学习研究、发扬光大。
作者yijianglin
于2009.10.10.
想不到你对福州老街这么感兴趣。三坊七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